新聞詳情
對抗溫室效應 美國研發新型濾氣機
日期:2025-05-01 08:23
瀏覽次數:1138
摘要: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之一。美國科學家正著手研制二氧化碳濾氣機。如果研發成功,這種機器可過濾大量空氣、收集二氧化碳,使大氣重新變清潔。但也有科學家對這種機器能否*終用于對抗溫室效應提出質疑。
新嘗試
目前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一個實驗室正在制造這臺二氧化碳濾氣機的樣機。濾氣機體積接近一個集裝箱大小,工作原理類似一臺吸塵器,即把二氧化碳從空氣中吸走。預計,一臺樣機造價約20萬美元,將耗時2年完成。
英國《每日郵報》5月31日援引濾氣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克勞斯·拉克納的話說,二氧化碳濾氣機主要運用一種叫做離子交換膜的物質工作。離子交換膜通常用于凈化水,具有吸附能力。空氣通過濾氣機時,離子交換膜捕捉到二氧化碳分子,并將其吸附在網膜上,同時排出凈化后的空氣。然后,通過改變濾氣機內空氣濕度,濾氣機將二氧化碳從網膜分離,把它制作成海藻的食物或化肥等。
目前,礦物燃料是二氧化碳的*大排放源。拉克納認為,短期內,人們不可能停止使用礦物燃料。這一發明的意義就在于人們可以繼續使用礦物燃料,環境卻不會繼續惡化。
存爭議
然而拉克納研究小組的這項發明引來不少爭議。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工程學與經濟學教授戴維·基斯說:“毫無疑問,二氧化碳可以從空氣中分離出來。但問題是,這么做的代價有多大?”
據拉克納估計,濾氣機樣機制成后,每天可吸收約1噸二氧化碳。因此若要吸收人類排放的全部溫室氣體,可能需要幾百萬臺濾氣機。科學家認為,這些濾氣機在吸收溫室氣體的同時也將消耗大量能源。同時,除非這些濾氣機依靠核電、水電、太陽能或其他清潔能源作動力,否則將產生新的大氣污染。
盡管拉克納研究小組稱可以通過改變空氣濕度將二氧化碳從網膜分離,一些科學家仍對此表示懷疑。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曾在2005年報告中明確指出空氣捕獲技術不可行。
此外,環保主義者認為拉克納此舉破壞了目前人們推廣綠色生活與生產方式的努力。
但是,拉克納研究小組認為,盡管國際社會努力減少使用礦物燃料,但在未來幾十年中,礦物燃料的使用還會飛速增長,因此用科技手段阻止全球氣溫繼續升高也許是*佳方案。
再努力
科學家為解決溫室效應可謂絞盡腦汁。此前,有科學家希望通過人造火山爆發向大氣釋放硫粒子或發射數百萬顆人造衛星,為大氣制造一層“保護膜”以隔離太陽光并減低地球溫度。還有科學家想到向海洋投撒鐵粉,大量繁殖浮游生物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帶入海洋深處。
夏威夷某氣象觀測站的氣候學家指出,今年5月,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已經達到387ppm(百萬分之387),幾乎比工業**前增加40%。
此次拉克納研究小組的發明被看作又一個有希望改變溫室效應現狀的重要嘗試。英國維京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已承諾,將為任何成功研制出這種機器的***提供2500萬美元獎勵。
新嘗試
目前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一個實驗室正在制造這臺二氧化碳濾氣機的樣機。濾氣機體積接近一個集裝箱大小,工作原理類似一臺吸塵器,即把二氧化碳從空氣中吸走。預計,一臺樣機造價約20萬美元,將耗時2年完成。
英國《每日郵報》5月31日援引濾氣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克勞斯·拉克納的話說,二氧化碳濾氣機主要運用一種叫做離子交換膜的物質工作。離子交換膜通常用于凈化水,具有吸附能力。空氣通過濾氣機時,離子交換膜捕捉到二氧化碳分子,并將其吸附在網膜上,同時排出凈化后的空氣。然后,通過改變濾氣機內空氣濕度,濾氣機將二氧化碳從網膜分離,把它制作成海藻的食物或化肥等。
目前,礦物燃料是二氧化碳的*大排放源。拉克納認為,短期內,人們不可能停止使用礦物燃料。這一發明的意義就在于人們可以繼續使用礦物燃料,環境卻不會繼續惡化。
存爭議
然而拉克納研究小組的這項發明引來不少爭議。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工程學與經濟學教授戴維·基斯說:“毫無疑問,二氧化碳可以從空氣中分離出來。但問題是,這么做的代價有多大?”
據拉克納估計,濾氣機樣機制成后,每天可吸收約1噸二氧化碳。因此若要吸收人類排放的全部溫室氣體,可能需要幾百萬臺濾氣機。科學家認為,這些濾氣機在吸收溫室氣體的同時也將消耗大量能源。同時,除非這些濾氣機依靠核電、水電、太陽能或其他清潔能源作動力,否則將產生新的大氣污染。
盡管拉克納研究小組稱可以通過改變空氣濕度將二氧化碳從網膜分離,一些科學家仍對此表示懷疑。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曾在2005年報告中明確指出空氣捕獲技術不可行。
此外,環保主義者認為拉克納此舉破壞了目前人們推廣綠色生活與生產方式的努力。
但是,拉克納研究小組認為,盡管國際社會努力減少使用礦物燃料,但在未來幾十年中,礦物燃料的使用還會飛速增長,因此用科技手段阻止全球氣溫繼續升高也許是*佳方案。
再努力
科學家為解決溫室效應可謂絞盡腦汁。此前,有科學家希望通過人造火山爆發向大氣釋放硫粒子或發射數百萬顆人造衛星,為大氣制造一層“保護膜”以隔離太陽光并減低地球溫度。還有科學家想到向海洋投撒鐵粉,大量繁殖浮游生物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帶入海洋深處。
夏威夷某氣象觀測站的氣候學家指出,今年5月,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已經達到387ppm(百萬分之387),幾乎比工業**前增加40%。
此次拉克納研究小組的發明被看作又一個有希望改變溫室效應現狀的重要嘗試。英國維京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已承諾,將為任何成功研制出這種機器的***提供2500萬美元獎勵。